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特朗普: 和普京通話後 特朗普不高興:根本沒有取得進展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特朗普不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


“根本沒有取得任何進展。”當地時間7月3日,在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今年1月以來的第六次通話後,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美俄領導人的這次對話,給出了頗為負面的評價。

“我們通了電話,談了相當長時間。我們談了很多事情,包括伊朗問題。我們也談到俄羅斯烏克蘭的戰爭,談了之後我並不高興。”特朗普對媒體說。


這次通話是在美俄領導人“面對面會晤”遲遲未定的情況下進行的,時長約1個小時。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在通話後披露,特朗普在通話中再次強調俄羅斯烏克蘭“盡快結束軍事敵對行動”,普京則表示俄羅斯不會放棄一直以來的目標,要求“解決導致當前局勢的根本原因”。

有趣的是,烏沙科夫還提到,兩位領導人討論了“文化外交,特別是電影交流”,但美方對此未置一詞。

普京把俄美關系視為多維度的戰略問題,烏克蘭問題不是唯一要點。但特朗普想在俄烏停火問題上實現自己的‘勝利’,在他看來,美俄合作不能先繞開烏克蘭問題。”正在北京參加2025年世界和平論壇的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前總幹事安德烈·科爾圖諾夫對《中國新聞周刊》分析道。

科爾圖諾夫今年剛卸任在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的職務。他曾在蘇聯外交部、俄羅斯科學院工作,擔任俄羅斯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、國家杜馬國際關系委員會顧問等職,2011年被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任命為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幹事。

科爾圖諾夫對《中國新聞周刊》表示,美俄對“特普會”的期待依然很高,希望能有實質性成果,“這不是一般的領導人會晤”。他認為,“最好的情況”是在8月之前舉行峰會,否則時間越久,特朗普越可能失去耐心,並被其他政治議程分散注意力。

在特朗普和普京通話的同一天,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表講話稱,特朗普和普京是“完全不同的人”,但“在俄羅斯,只有普京才能做出決定”,所以他呼吁領導人們直接對話以實現和平。


此前一天,美國國防部暫停了包括“愛國者”防空導彈在內的部分對烏軍援物資供應。美方稱這是一項“局部”政策,並不意味著美國停止對烏援助。但《基輔獨立報》披露,烏克蘭政府在武器停運前完全沒有收到事先通知,而特朗普此舉只是因為“對烏克蘭問題失去興趣,將資源集中到中東”。

“特朗普不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”

中國新聞周刊》:今年1月以來,特朗普和普京已經進行了6次通話,雙方多次表示要“見面聊”,但美俄領導人會晤至今仍未實現。這是為什麼?他們還願意和對方舉行會晤嗎?


科爾圖諾夫:首先我們要明白,俄美雙方希望在這次領導人峰會上產生一些切實的成果。雙方過去有失敗的經驗,特別是在特朗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,普京和特朗普曾在2018年夏天於芬蘭赫爾辛基進行了“特朗普1.0”時期的第一次俄美領導人峰會。當時人們期待這次會晤能成為兩國關系的轉折點,但事實是,會晤結束後沒多久,美國就開始對俄羅斯實施大規模制裁。

所以,對俄美雙方來說,處理俄美領導人會晤,不像處理一般的領導人會晤那麼簡單。雙方都很有興趣,都明白俄美之間的很多問題,不通過最高層級的會晤是解決不了的。但在具體過程中,雙方都會表現得非常謹慎。

當然,峰會也不能拖得太久。我個人認為,最好的情況是在8月或8月之前舉行俄美領導人會晤,如果推遲到秋天,可能會有額外的政治風險,因為特朗普可能會被他議程上的其他重要事項分散注意力。

中國新聞周刊》:美俄領導人會晤確實需要較長時間的准備,但過去幾個月,特朗普已經多次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晤,兩人的關系顯然有了很大改善。特朗普還多次會見歐洲領導人,後者一直在試圖說服特朗普支持烏克蘭。如果美俄領導人會晤繼續“等”下去,特朗普會不會改變對俄羅斯的看法?

科爾圖諾夫:特朗普確實可能會改變主意。這倒不僅是因為他和澤連斯基及歐洲領導人的會晤,更重要的是特朗普不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。澤連斯基和歐洲領導人會盡最大努力說服特朗普改變對沖突的看法,但關鍵在於特朗普能不能看到解決問題的機會。如果能看到實現和平的希望,他就會為之努力;如果他一時看不到,他就會轉向其他地區問題去實現自己的外交“勝利”。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67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09 秒